今年5月30日,
是第八个“全国科技工作者日”,
向我们的民族脊梁致敬!
他们不畏艰难险阻,
勇攀科学高峰,
点亮了时代的希望。
今天来感受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满腔热情和爱国情怀,
看他们如何为后继者指引前行之路。
28载隐姓埋名,为国防献终身,
他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,
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,
他是中国氢弹之父于敏。
他隐姓埋名、以身许国,
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代核潜艇,
为我国海基核力量实现从无到有作出了卓越贡献,
他是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。
坚守稻田数十载,不畏艰难,
成功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,
解决了我国数亿人的粮食需求,
他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。
她创建了低温提取青蒿抗疟有效部位的方法,
成为青蒿素研究的关键性突破,
数百万疟疾患者因此重获生机,
她是中国首个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。
她用自己的身体给疫苗做试验,
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乙肝病毒研究事业,
开创性提出治疗性乙肝疫苗的崭新概念,
她是我国病毒专家、治疗性乙肝疫苗的发明者之一闻玉梅。
他四十年坚守强国梦
带出一支“雷达铁军”
为我国海域监控面积的全覆盖提供技术手段,
他是我国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理论奠基人刘永坦。
她八旬高龄带队研制出“龙芯3号”,
让歼—20战斗机、北斗卫星都装上了中国芯,
让复兴号高铁实现百分百国产化,
她是“中国龙芯之母”黄令仪。
他曾说,“‘天眼’如果有一点瑕疵,我们对不起国家”,
他主持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,
为FAST重大科学工程的顺利落成发挥了关键作用,
他是“中国天眼”的发起者和奠基人南仁东。
他憧憬,“我相信,我一定能够看到中国航天员去月球”,
他是嫦娥系列研制团队的“定海神针”,
为推动中国卫星遥感、月球与深空探测及空间科学快速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,
他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、研究员叶培建。
出品:大洋网
监制:林嘉媛
编辑/海报:李诗琪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